承办国际赛事,对中国城市来说,并非难事。在赢得赞誉的同时,面对屡屡突破的赛会预算、赛后场馆荒芜,人们不断反思,什么样的赛会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赛会? 盛会又至,2014南京青奥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办中。这一次,没有大操大办力求登峰造极、没有预算不断突破追加、也没有大修大建豪华场馆。背弃惯性轨道,转向理性办会,南京的努力与探索,堪称一篇值得期待的转型力作! 青奥选择南京, 注定不走寻常路 青奥会会徽有固定的格式,LOGO右下角的“YOGDNA”尤为醒目,“YOG”是青奥会的英文缩写,国际奥委会一直在强调青奥会“DNA”与现有赛会的不同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不止一次地表示,“青奥会的意义不仅在于运动,更重要的是对青年运动员进行奥林匹克价值观、健康生活方式、康乐方式和社会责任的教育。”青奥会诞生本源,就是对当前锦标主义盛行、商业过度侵蚀的奥林匹克运动的一种价值修正,是奥林匹克教育理念的回归。 “庄严兑现承诺,宣传青奥理念,打造青奥南京模式。”南京青奥组委主席杨卫泽介绍,南京青奥,首先要力争呈现体育之美,彰显青春活力,真正回归体育赛会的本源。其次,突出文化教育。南京抓住青奥重要时间节点,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,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。此外,突出青年主体,要创造一切条件让青年成为赛会的参与、创意、评价、传播等各方面的主要力量。力促节俭,以人为本,办一场老百姓的盛会,是南京青奥的追求。 “很多城市竭尽全力办一场赛会,却引来百姓非议,这令人深思。”南京青奥组委办公厅副主任朱长会告诉记者,去年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下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申办和筹办工作的意见》,提出了廉洁节俭申办和筹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的要求。现在,社会高度关注赛会取向,南京青奥转型势在必行。 不搞搭车上路, 以百姓实惠为考量标准 举办权就是发展权。“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,通过办赛会带动城市建设是通行的做法。 下转A12版 上接A1版即使是伦敦,这次也通过奥运会改造提升了被称为‘城市伤痕’的伦敦东区。办赛会不建城市不现实,如何把握好度很关键。”南京青奥会顾问、原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徐达教授认为,南京青奥不搞借船出海,不搭车上路,将“办赛事”与“建城市”有机融合。 南京转型,城市建设不专为青奥而设,青奥工程融进城市建设。据介绍,青奥工程以符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、是否有利长期发展、能不能为南京市民带来实惠为考量标准,办青奥、建城市因惠民生的共同目标得到有机统一。 南京青奥所需的场馆、器材和设施,“能改不建、能修不换、能租不买、能借不租”,充分考虑赛后利用。南京青奥会将启用26个比赛场馆、8个训练场馆,其中25个略加维修改造即可使用,新建的沙滩排球、曲棍球、橄榄球、小轮车等场馆大多为临时场馆,部分赛后用作体校训练基地,比赛大量采用临时设施。目前南京青奥组委已接受广州亚运组委会捐赠的433台检票机,节省近500万采购费用。举办的各项文艺演出中,也不请明星大腕。南京青奥组委常务副秘书长刘以安表示,办一届收支平衡的青奥会是南京的追求,只要达到比赛要求即可,南京青奥不做超等的事。 用蓝天碧水迎接远朋,是待客之道,也是百姓需求。南京掀起了“环保风暴”,全市162家“三高两低”企业中125家完成整治任务。史上力度最大的拆违整破,最严渣土车新政,以及公交优先的交通畅达工程、投入巨大的安居便民工程,还有最新的城市慢行系统、10分钟体育健身圈……无不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。 青奥河西板块,努力建设“充满现代元素、各种功能齐全、服务体系发达、宜居宜商宜业宜学、具有国际影响力”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标志区;青奥江北板块,带动江北新区建成功能现代、产业高端、文化繁荣、生态宜居、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示范效应的综合新区;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计划实施,一系列的举动更让人们看到南京长远的发展眼光。 润泽悠远,城市与青奥共成长 “与青奥共成长”,是南京申办青奥时的口号。从2010年2月赢得第二届夏季青奥会承办权开始,南京践行着自己的成长宣言。微观这座城市,你会发现青奥带给南京最深的变化不是城市变高、变大,而是城市内核人的成长。 青奥会的开幕,就是南京筹办的终点。筹办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,恰恰是南京城市建设中长期久战不决的问题。拆违整破,年年拆,违建面积却总量不变,今年拆违的利剑直指拆迁利益链,首先对党员干部、公务人员及其亲属“动刀子”,拆掉的是违建,树立的却是政府的公信力、执行力,两个月就完成河西南部3平方公里地块拆迁量的99.6%。青奥时间倒逼着城市管理者,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解决问题,“拖字诀”、“推字诀”已经行不通,这是对城市管理能力的一次全面升级。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表示,将想尽一切办法,以前所未有的拼劲、狠劲、韧劲抓住关键节点,倒排建设时序,顺利完成任务。 青奥会成为培养城市管理者的“黄埔军校”。南京青奥组委工作人员绝大部分由机关事业单位抽调。青奥组委文化教育部的焦勇介绍,青奥组委力促“去行政化”,实行项目化管理,每位工作人员不对官员、只对任务负责。青奥组委还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了18名80后部长助理,为城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后备力量。 |
声明:因本网站上的健身器材,跑步机,篮球架,体育用品,塑胶地板,动感单车,舞蹈把杆可能因为显示器显示效果不同,如果和实物颜色不符,依实物为主,请大家谅解!具体详情请咨询:029-85420958 |